历史沿革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文史与传媒学院(魏晋文化研究所)现有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汉语国际教育、戏剧影视文学和播音与主持艺术5个本科专业,在校生近1700人。
文史与传媒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兼职教师共103人,专任教师88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28人,博士学位教师30人,硕士学位教师39人,“双师双能型”教师10人,全国优秀社科普及专家1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1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
文史与传媒学院注重学科与专业建设。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为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中国近现代史课程为河南省精品课程,现代汉语、汉语揭秘、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文学、表导演基础、“青春筑梦 传承文化”社会实践等课程为河南省一流课程;世界当代史、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为河南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样板课程;语言学概论为河南省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国传统文化为河南省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团队为河南省优秀教学团队;“文明互鉴与国家治理”科研团队为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汉语国际教育教研室为河南省高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魏晋文化研究所为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魏晋文化研究中心为河南省首批高校新型智库。
文史与传媒学院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4人次荣获省级教学竞赛奖,10人次荣获厅级教学竞赛奖,15人次荣获校级教学竞赛一等奖;荣获河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2名教师荣获“河南省教学标兵”称号。
文史与传媒学院教师科研能力持续提升。近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被CSSCI收录的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近30部,教材10部;获省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特等奖3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
文史与传媒学院教学硬件设施完善。学院拥有多功能演播厅、摄影摄像实验室、教育电影实验室、微课录播实验室、戏剧排练室、非线编实验室、录音配音实验室、化妆造型与形象礼仪实训室以及多个语言技能实验室,能够满足学生课堂内外实训的多方位需求。学院在许昌市中小学、许昌市广播电视台等建立了专业实习见习基地,与“喜马拉雅”许昌站共建“喜马有声学院”专业实习平台。
文史与传媒学院注重学生培养。近年来,原创话剧《当归》获大学生戏剧节最高奖“金刺猬”大奖;2人次荣获全国京剧大学生比赛一等奖;1人次被评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1人次被评为河南省“最美大学生”;5人次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9人次获评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优秀案例,200余人次获省级学科竞赛奖。多名学生被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全国重点院校录取为研究生;百余名学生先后通过公务员、选调生考试被各级政府行政机关录用;大部分同学在中小学、教育教辅、报社、电台、电视台、传媒公司等单位就业。
近年来,学院先后荣获“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河南省高校优秀基层党组织”“河南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河南省模范职工小家”“河南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河南省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奖”“上海大学生电视节视频广告大赛优秀组织单位”“河南省汉字大赛优秀组织奖”“许昌学院目标管理考核突出进步奖”“许昌学院目标管理考核优秀单位”“许昌学院科研工作先进单位”“许昌学院学生工作先进单位”“许昌学院五四红旗团委”“许昌学院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许昌学院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许昌学院挑战杯优秀组织单位”等荣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文史与传媒学院将在融合发展的基础上,踔厉奋发,守正创新,在迈向高水平办学的道路上矢志不渝,勇毅前行!(数据截止日期2024年5月)
许昌学院文史与传媒学院
电话:0374-2968961 邮编:461000
地址:许昌市八一路88号许昌学院文科综合楼
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