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传媒学院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术科研 >> 社会服务 >> 正文

根植传统 凝练特色 服务地方 培育英才

发布时间:2012-03-25 16:39    作者:    点击:[]


      文学院是许昌学院成立最早的院系之一。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积淀了底蕴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
一、在喧嚣浮躁的社会中致力于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文学院开设有《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唐诗宋词欣赏》、《明清小说研究》、《美学》等专业课和选修课。同时,还经常邀请社会上一些知名专家学者来院举办传统文化讲座。2007年,文学院成功承办了河南省古代文学年会暨学术研讨会。文学院还结合专业特点,定期举办各种竞赛活动,营造浓郁的古典文化教育氛围,努力培养学生典雅的人格和生活情趣。如一年一度的“中国古典诗词朗诵暨情景剧表演大赛”至今已经成功举办六届,在弘扬中国古典文化,提高广大同学的古典文学修养,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该活动被评为我校2010年度“十大类素质拓展活动特色品牌”。在当前这个浮华喧嚣的社会里,文学院通过大力弘扬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华文化,陶冶广大师生的情操,愉悦其身心,温润其心灵。
     二、追求艺术创新,不断凝练发展特色,拓展办学空间
      摄影剧是集文学创作、摄影、表演、朗诵、视频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一种崭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殊不知,这种崭新的艺术形式却为我校文学院首创,并入选了百度词条。这种图、文、声、情有机融合的新型艺术形式,借助现代视频技术,使摄影画面鲜活地连缀起来,把文学作品生动地展现出来,既克服了摄影图片有形无声和不便完整表达故事的缺陷,又弥补了诗文朗诵有声无形和缺乏视觉感染力的不足。其主要特点是:清新文雅、赏心悦目、富有内涵、耐人寻味。从2010年开始,在王焱教授的带领下,以文学院学生为主体,同时选拔其他专业的学生共同参加,形成了一个创作团队。如今,王焱教授领导的创作团队在摄影剧探索方面,已经渐露峥嵘。他们先后创作了成功拍摄《美玉剑虹》、《小火车之恋》(上中)、《香奈儿便笺》、《酸枣树下》、《红绳子》、《愿望》、《绝代双娇》等多部摄影剧,目前正在与国际旅游小姐河南赛区执委会合作拍摄中国首部旅姐穿越摄影剧《红门玉女》。目前,为满足众多爱好者的需求,摄影剧团正在酝酿之中。目前,新浪网、新华网、《许昌日报》、《许昌晨报》等多家新闻媒体从不同视角对摄影剧予以关注和报道。如今,文学院正在积极申请建立戏剧影视工作室(兼摄影剧研究室)。
三、服务地方发展,为地方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注入活力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文学院始终立足地方,牢固树立“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理念,坚持把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放在突出位置,充分依托自身丰富的人文社科资源,发挥专业学科优势和人才智力优势,积极参与地方文化建设和保护,为推进地方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培养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作出了积极贡献。搭建专业科研平台,促进地方文化繁荣发展。专业设置要紧紧围绕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制定科学的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努力提高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人才,这是地方高校为社会服务的核心。众所周知,许昌是中国三国文化之乡。文学院充分利用这一宝贵的文化财富,配合学校有效整合校内人才资源,在魏晋史、建安文学研究等方面产生了一批有相当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同时加强对许昌非物质文化、许昌文化产业的研究,并取得丰硕科研成果,在引领和服务地方文化等方面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近年来,“三国(魏晋)文化研究”、“许昌地方戏曲”等多项课题分别列为省社科课题或校级科研课题,发表许多研究论文,出版了专著等,为进一步挖掘、传承地方文化、发展地方文化、扩大地方文化在全国的影响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文学院立足地方,科学合理规划学科专业建设,以“服务地方文化发展建设”为专业设置与布局的主要依据,近年来新增了播音与主持艺术和戏剧影视文学两个新专业。文学院还发挥人才智力优势,服务地方文化社会发展。在人才培养和引导大学生就业等方面,坚持以地方为导向,服务地方文化社会发展。在人才培养上,注重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大学生人才智力优势,积极参与地方文化发展建设。如黄冠宇等6名同学《许昌市城乡居民医疗状况调查报告》参加河南省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王聪聪的《葛天氏文化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和刘婷的《曹操诗歌中的英雄主义精神分析研究》荣获学校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立项。吴亚楠等同学《探索魏都戏曲 传承许昌文化——许昌市地方戏曲及剧种现状调查报告》被评为团省委专题报道,文学院赴许昌市“影视文化调查志愿服务队” 被评为“河南省大中专院校暑期社会实践先进服务队”。通过服务地方,实现文学院的办学定位和自身价值,赢得办学资源,开拓办学空间,增强办学活力。
四、突出“师范”特色,注重学生写作能力培养,含英咀华培育英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文学院的老牌传统专业,也是金字招牌专业。文学院在制定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方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在专业课之余,增加了大量的应用实践性选修课。为了加强学生的师范技能培养,明确提出了“四个一”的要求,即“一表人才、一肚子文章、一笔好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加强以“三字一话”即“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和普通话”为主要内容的师范技能培养。几十年来,我院中文专业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传统。不仅为地方的基础教育事业输送了大批优秀教师,而且致力于培养具有深厚人文素养、坚实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知识、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能够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和社会多方面需要的高素质中文专业人才。他们活跃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文化教育、新闻出版、相关科研院所等各个部门,从事着中国语言文学、文化或与之相关的管理与研究工作。突出“师范”特色,为地方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文学院注重学生写作能力提高,开设有《现代写作教程》、《公文写作与处理》等课程。红帆船文学社作为纯文学社团,在锻炼学生写作、组稿、编辑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9年红帆船文学社被评为“河南省最佳出版物文学社”。近几年来,我院学生每年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文学评论等作品。在近两届河南省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征文比赛中,文学院选报的作品全部包揽大奖,其中一等奖2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4人,优秀奖7人。2010年,我院学生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中喜获佳绩,共计有十名同学荣获二三等奖,充分体现了文学院学生良好的文学素养和专业水平。07级本科班学生王凯博,作为“九诗人之一”其诗作入编《九诗人诗选》一书(中国文化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并在《曲流》诗歌季刊、《圣地诗刊》、《漯河文学》发表文章多篇。一股浓郁的写作氛围正在文学院悄然生成。
   “根植传统,凝练特色,服务地方,培育英才”既是文学院的办学特色,也是文学院的办学理念和发展导向。“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我们相信,文学院未来的发展必将更加灿烂辉煌!

上一条:文学院摄影剧发展概况

关闭

许昌学院文史与传媒学院
电话:0374-2968961   邮编:461000
地址:许昌市八一路88号许昌学院文科综合楼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